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及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6[28]号《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的相关规定,云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在完成了《水富工业园区总体规划修编(2016-2030)环境影响报告书》后,特向社会进行公示。

一、规划名称:水富工业园区总体规划修编(2016-2030

二、规划背景及概况

水富县位于云南省东北部,是云南省唯一的“四通”县,具有地理位置优、交通条件好的优势,是云南省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确定的重要化工基地。

为促进水富县经济的跨越式发展,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工业发展整体实力,合理配置和整合资源,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指导和调控水富县各项工业建设,实现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水富县人民政府委托昆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经开区分院编制了《水富工业园区总体规划(调整)20062020》,并于20066月通过了由云南省经委组织的审查。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国家“桥头堡”战略的提出,水富迎来了新的历史发展机遇。对于水富工业园区发展政策的转变,工业园区发展用地的改变,原规划的一些内容已难以适应新政策、新形势的需要,为更好的指导水富工业的发展建设,水富县政府适时做出了对工业园区进行规划修编的决策,并在原水富县工业园区总体规划的基础上组织编制了《水富工业园区总体规划修编(2013-2030)》。2014123日云南省环保厅会同省工信委召集有关部门代表和专家组成审查小组对《水富工业园区总体规划修改(2013-2030)环境影响报告书》进行了审查;2014529日,云南省环保厅以云环函〔2014〕对该项目进行了函复。

为了在新的格局中争取更大的发展,实现工业发展的全面优化升级,水富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委托云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了《水富工业园区总体规划修编(20162030)》,针对水富县工业园区现有的产业进行了合理的整合和配置,重新进行了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功能定位,完善了工业园区内的用地布局和产业体系,提升了工业作为水富发展支柱性产业的地位。

水富工业园区规划总用地面积为21.92平方公里,均位于水富县内。水富工业园区规划为“一轴、三片、多点”的空间布局结构:一轴:沿横江延伸的工业发展主轴;三片:云富——笆篓坝片区(临港产业片区)、楼坝——上泉片区(清洁能源、轻工产业片区)、张滩片区(建材及新型材料产业片区);“多点”包括九龙、古渡酒业、张窝电站、乌蒙山矿泉水、杨柳滩水电站、大鱼孔水电站六个分点,除九龙外,其余为现状已建投产项目,规模不大且分布较为零散,纳入园区进行统一管理。

水富工业园区的产业发展方向为:形成以化工及水电资源为基础,以临港产业、清洁能源产业为主导,以轻工产业为辅助产业的格局,重点发展壮大优势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发展新兴产业。

三:环境影响报告书提出的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的要点

1、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结果

评价范围内所有监测点的SO2NO2这两项指标的日均监测值均可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的二级标准的要求;所有监测点中除云富片区内的3个监测点的PM10日均监测值不达标外,其余6个监测点均达标,超标原因与正在进行的几个建设项目有关,如水富港建设外排的粉尘等。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结果表明:各监测断面水质均较好,所有监测因子都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Ⅲ类水环境功能要求。

地下水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结果表明:各监测断面水质均较好,所有监测因子都达到《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Ⅲ类水环境功能要求。

噪声现状监测结果表明,厂界周围测点昼夜间噪声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3类标准。

底泥及土壤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结果表明:底泥及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良好,各监测因子均能满足《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二级标准要求。

 声环境质量监测结果表明,水富工业园区各监测点的监测结果均符合(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3类标准,表明该区域声环境质量较好;云富片区内三个监测点全部超标,噪声超标原因主要是监测点离公路较近,受公路噪声影响较大。

2、污染物产生及主要采取的防治措施

(1) 锅炉产生的废气为烟尘、SO2NOX,烟尘经除尘率达到99%以上的布袋除尘设施后,SO2NOX经脱硫除氮率达70%的联合脱硫脱氮设施后,高空排放,其排放浓度应符合《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时段二类区标准;对水泥厂回转窑废气提出减缓措施:回转窑产生的废气主要为粉尘SO2NOX,粉尘经除尘率达到99.9%的高浓度防爆型袋收尘器后,SO2NOX经脱硫除氮率达80%的联合脱硫脱氮设施后,高空排放,其排放浓度应符合《水泥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4915-1996)二级标准的限值要求。

(2)工艺废气减缓措施

不同粒径的污染物选择不同的治理方法,针对颗粒污染物粒径大小,治理办法可以采用干法、湿法、过滤和静电除尘4类,处理过程在企业内部进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

严格限制工艺废气无组织排放,对于无组织排放源要加集气罩,无法达标排放的要采取治理措施;

实施总量控制与浓度控制相结合的措施,以源头控制为主要途径,重点关注主要污染源及主要污染物,对排入大气的污染物实施总量控制和浓度控制相结合;

加强绿化措施,美化环境,区内加强绿化规划,保证规划区绿化率达到相应规范要求,合理均匀分布绿化用地,以净化空气、美化环境。

3)污水处理措施:园区规划生产废水由各企业自建污水处理厂处理,处理后部分回用于生产,一方面可以提高水重复利用率,另一方面可以减少对水环境的影响;园区生活污水由规划的污水处理厂处理,园区生活污水处理厂出水可以部分可以综合利用于绿化、道路清扫,多余的尾水排入横江。

4)声环境保护措施:

1)严格按照功能区规划安排项目,在二类及以上声环境功能区内应禁止有高噪声设备的项目进入;

2)从产业布局着手控制噪声,要按噪声达标距离进行产业布局;

3)将规划的生活服务中心与工业用地之间设置一定距离的绿化隔离带;

4)入园企业与项目要严格按工业园区声环境保护要求做好厂界环境噪声的防治工作。从选择低噪设备入手,结合对高噪设备采取合理布置、隔声、减振、消声、绿化降噪等综合措施,确保园区边界满足声环境功能要求;

5)做好运输物流交通噪声的控制是保障园区声环境质量的重要措施。交通噪声要按规划限制要求进行控制,各生产企业要加强对物流运输人员的文明教育,做到文明运输;对货运车辆行驶路线、鸣笛、时间作出明确规定;

6)生活噪声减缓措施:生活噪声来源十分广泛,控制难度大,噪声的产生往往涉及社会公德等道德行为。生活噪声的防护重点可放在以下两类噪声上:一是歌舞厅等娱乐场所的噪声;二是家庭装修噪声。防护措施为:歌舞厅、卡啦OK厅等娱乐场所分片区集中设置,以住宅区、办公区保持不小于100m以上的绿化保护距离,营业时间应受到限制,不得在深夜营业;公共休息日或休息时间不得进行房屋装修。

5)固废处置措施

对于一般工业固废处理处置,首先考虑固废的资源化,加强对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基本建设与产品生产计划实行“一业为主,多种经营”,不得任意丢弃。环保部门要逐步完成对工业废渣的全过程管理,努力实现“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对于不能资源化的一般工业固废,各相关企业应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或选择专门的堆放场所。堆放场要有防止扬散、流失等措施,以防止对大气、水源和土壤的污染。

危险废物按相关要求收集贮存,可资源化利用的部分首先进行资源化处理,不可资源化的部分按国家相关要求运至有危险废物处置资质的企业处置。固废处置设施建设需纳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通过采取措施后,园区综合利用后的一般固体废物对环境影响很小。

四、征求公众意见的主要事项: 

1)公众最关心的环保问题; 

2)规划建设对环境产生的主要影响; 

3)规划实施期需要采取哪些环保措施; 

4)规划建设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 

5)规划建设引起的其他环境问题。 

 

五、公众提出意见的主要方式 

公众可自本公示之日起,于10个工作日内通过以下方式提供意见: 

1)与建设单位或环评单位电话、信件、邮件联系; 

2)直接到建设单位、当地环保主管部门或环评单位反应意见。 

六:联系方式

1)建设单位:云南省水富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

联系人:邓工                话:0870-8632764

  编:                  E-MAIL344070998@qq.com

  址:云南省昭通市水富县向家坝镇迎新社区                                    

2)环境影响评价单位:云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联系人:姚工                话:0871-64170283

  编:650034            E-MAIL496815478@qq.com

  址: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气象路王家坝23

 


  友情链接

上海市   |   宁夏   |   青海   |   新疆   |   甘肃   |   贵州   |   云南   |   陕西   |   湖南   |   广西   |   广东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吉林   |   黑龙江   |   江苏   |   浙江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河北   |   天津   |   北京
云南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广东   |   浙江   |   山东   |   湖南   |   湖北   |   福建


ICP备案号:滇ICP备19009967号     |
©2024 云南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 版权所有     |
主办单位:云南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气象路王家坝23号    |
邮箱:office@yraes.org.cn    |
电话:0871-64142163    |
邮编:650034
技术支持:云南亚萨科技有限公司    |

返回顶部